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在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在省“两会”召开之前,今天我们召开一年一度的全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目标,总结经验、凝聚共识、明确方向,研究部署新时代深入实施教育现代化和高教强省战略的新思路、新任务,团结和凝聚更广泛的力量,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而努力。
首先,我代表省教育厅,向受到表彰的20**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业绩考核的获奖单位表示热烈祝贺。限于考核的指标内容、方式方法,考核往往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全面,只能反映一个地区在某个时候、某些方面的工作成效。因此,获奖的地区固然要祝贺,其他地区也工作得非常辛苦、很有成效。过去的一年,全省教育系统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待,积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发展,涌现了许多工作亮点,取得了许多改革突破,收获了许多发展成果。尤其是各地各学校与我们一道,共度时艰、共克难关,冷静、高效地应对高考英语加权赋分事件,继续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维护了教育公平,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此,我要向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下面,根据省教育厅领导班子研究讨论的意见,结合我们“三大三服务”活动的初步成果,我讲几点意见。
一、全面认识**教育的新成就新方位
去年,我省教育系统砥砺前行、发奋图强,教育事业开启了新篇章,实现了大跨越,走进了新时代。
教育普及走在前列。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先后实施了义务教育“两基”、教育强县、教育强省、教育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教育容量,教育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20**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年教育,到20**年全省**年教育普及率已达**.**%;
学前三年入园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基础教育普及程度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19**年至今,普通高校从**所增加到如今的***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从**.*万人增加到***万人,在读研究生数从*.*万人增加到*.**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增长到**.**%;
普通高考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如今录取率持续稳定在**%以上。
教育公平得到保障。着眼于教育的均衡和公平,在全面发展教育事业的同时,我们更多地把教育资源向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实施了教育对口支援、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薄弱学校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农村学前教育补短提升、基础教育重点县提升等重大工程,农村学校和农村教育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落实外来人员子女就地入学并参加考试、获得升学等政策,在全省**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全部建成特殊学校,率先运用“教育券”方式确保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取消一系列有违公平原则的考试加分、入学优惠政策,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20**年,我省所有县市区都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目前全省有**个县(市、区)创建成为教育基本现代化县。我省还通过建设农村书香校园、中小学校改水改厕、改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热水沐浴设施、推迟小学生早晨上学时间、开展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等一系列实事、暖心事,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教育质量持续提高。先后实施了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教育篇等计划,基础教育保持高水平发展态势。到20**年,全省提前一年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
在20**-2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场抽测中,我省优秀率连续两年名列全国第一;
在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我省中小学的学业成绩居全国前列。通过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和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进一步增强了职业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招生吸引力。以重点高校、优质暨重点高职院校、一流学科、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等为抓手,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提升办学水平。全省已建成**所本科院校、**所高职高专院校,有*所高校、**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入选学科数全国排名第*;
有**个学科(其中**大学**个)进入全球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前*%,数量列全国第*位。20**—20**年,我省高校主持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共**项,占全省获奖总数的**.**%,高校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面向社会的教育培训服务不断拓展,各类院校年度培训规模已达到****万人次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劳动力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20**-20**年,我省教育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
教育改革从未停步。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无不得益于全省教育人推进各项教育改革的勇气、担当和实践。我们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19**年开始就在绍兴柯桥开展以“基础教育和人的现代化”为主题的“柯桥实验”,并由此掀开了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的课程改革,学前教育的“**游戏”成为国际品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我们开展了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开办独立学院、建设高教园区、发展民办教育,使高等教育快速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20**年成功以新机制创办**大学,为国家探索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路子。我们开展了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农村教育和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的政策措施,城乡教育差异系数日益缩小。在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基础上,建立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长效机制并在全国推广,使培训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权利和义务。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和“县管校聘”管理机制,“县管校聘”已覆盖全省**.*%的中小学教师和**.*%的中小学校,有效盘活了中小学教师资源,**基础教育质量和均衡水平获得普遍认可。我们在全国率先将教师职称评聘权全部下放给高校,不断扩大高校的用人自主权和办学自主权。我们大力推进教育开放,建立了中国第*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大学和中美合作的**大学,目前在我省高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总数达*.**万人,其中攻读学历的留学生占**.*%。
教师队伍不断壮大。这些年来,我省一直把教师队伍作为教育事业的关键环节来抓。努力按照事业发展要求配备教师,通过调整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农村中小学按县镇中小学标准核编、对小规模学校实行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办法核编等途径,壮大教师队伍;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高学历比例达到**.*%,其中研究生学历比例达到*.*%。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制度,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集体宿舍危旧房进行了全面改造,实施了教师工资统发制度和绩效工资改革,中小学教师待遇有新的改善。高校日益成为高层次人才的重镇,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占**.**%,有高级职称的占**.*%,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超过**%;
已拥有“两院”院士**人,入选国家“****”***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国家“杰青”***人,国家“百千万”人才***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人,在我省高校汇聚的高端、拔尖人才实现了“质”和“量”的同步快速提升。
党对教育的领导进一步加强。突出体现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率先在中小学和高校二级学院试点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校长)负责制,努力**高校基层党建“中梗阻”现象。省委连续召开中小学育人工作会议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推动各地各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美育、体育等政策文件,编写使用了具有**特色的德育系列教材,研制了操作性强、易记易行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出台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指导意见,实施高校思政工作“三项计划”、“四项工程”,加强文化校园、美丽校园、平安校园建设以及文明寝室创建活动,把立德树人融于教育、融于日常。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安全稳定责任制,积极防范和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多年来**校园未发生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重大事件,师生精神面貌总体向上向好。制订出台清廉教育、清廉学校建设的意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和责任层层向基层和学校传导、压实。
回顾**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我省教育事业日新月异、翻天覆地,从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跃居全国前列,并正在迈向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这些成就,是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是在一代代教育系统干部师生的艰苦奋斗下取得的,是在全社会重视、支持教育的大环境下取得的。我们为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和骄傲,我们向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所有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因为,对照“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的定位,对照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对人才这一“第一资源”的需求,对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对照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我们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但这一方向目标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发生了偏差,不正确、不全面的教育观、人才观、政绩观影响了评价导向、办学方向,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强化应试教育的“背多分”现象仍然比较多,重硬件轻软件、重外延轻内涵、重升学轻育人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家庭教育迫切需要纠偏,不少家庭教育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溺爱、过高要求,以及对孩子培养和教育盲目焦虑现象仍较突出。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辅导和校外课业负担仍然很重。
德智体美劳“五育”不均现象比较普遍。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还有待增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机制亟待健全,德育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仍存在一定的脱节问题。体育有待加强,我省青少年肥胖率及近视率依然相对较高,尤其是初高中学生的近视率大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美育需要更加重视,学生发现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待提升。劳动教育需切实加强,部分儿童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比较普遍。
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存在。虽然我省教育总体水平较高,但教育仍然存在薄弱环节、薄弱地区。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比较薄弱,全省公办幼儿园覆盖面为**.**%,最低的地区仅为*.**%;
省一、二级幼儿园覆盖面为**.**%,最低的地方仅为**.**%。义务教育“城镇挤”“乡村弱”问题仍比较突出,城乡学校“硬件均衡、软件不可比”现象比较普遍,全省还有***所*个班以下小规模小学(教学点)、**所*个班以下的初中学校办学相对薄弱。高中段学校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局面尚未形成,升学通道仍然比较单一、狭窄。高水平大学不足仍是最突出的短板,“高峰”学科偏少,学位点和研究生培养数量满足不了实际需求。教育服务地方和经济的活力还未充分激发,能力有待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
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教师队伍的城乡结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教师的准入、交流、退出机制还不完善。部分教师缺少责任心、荣誉心、进取心,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事业单纯当作谋生的职业,甚至发生师德败坏行为,并由此引发了社会对教育、对教师的不信任感。教师薪酬待遇落实不到位,收入增长机制不健全,还不足以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乐教,近两年师范类专业投档线在一段线以上的比例仅为**%左右。
全面从严治党还存在软肋、盲区。一些学校仍然存在党建、业务“两张皮”现象。教育领域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还有空白点,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小学党的建设还相对比较薄弱,且党建工作力度存在层层递减,导致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一些教育教学实践中得不到及时有力的贯彻。
以上列举的这些问题,有些是新情况新矛盾,有些已是积重难返,难以宿弊一清。正视这些问题,重视这些问题,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教育的现状,明确当前的历史方位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人民导向,精准发力,久久为功,齐心协力,不断提升**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二、科学谋划扎实做好20**年教育工作
按照规划,到20**年,我省将高水平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因此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强省战略,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突出重点工作、解决重点问题、取得重大进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一)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为全年工作主线,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省教育系统干部师生头脑,引导全社会全面落实“九个坚持”的要求。开好全省教育大会,推动出台《**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2022年)》,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举措。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召开教育大会,切实把教育理念、教育行动统一到党的教育方针上来,把“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教育定位转化为优先发展的实际行动。继续组织好对各地党政领导干部和教育行政干部的培训,不断坚定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教育工作目标。
补强立德树人薄弱环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深入实施“立德铸魂”工程,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项目试点。继续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广“课程思政”工作试点经验。积极创造条件、营造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强化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在各学科教育中渗透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劳动观念的培养,增强实践、实验和实训环节。落实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要求,丰富综合实践活动,推进校内劳动常态化、家庭劳动经常化、社会实践多样化。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广泛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将劳动教育表现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在中小学探索技术教育、工程启蒙教育课程建设,推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改造升级。在职业院校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大力倡导和培养工匠精神。加强对教材、课程的建设和管理,构建与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材体系,规范教材的建设、选用、审定和管理机制,发挥教材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落实体育、美育的课程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养和审美素养。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建设,开发校园育人功能,完善学校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教育政务新媒体联**在宣传正确教育理念方面的作用,做大做强教育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二)推进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把组织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作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投入更多资源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意见》。优化省域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完善高校分类管理、分类发展办法。引导高校科学制定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下决心调减一批学科专业,优化高校专业结构。鼓励和支持高校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推进专业认证。加大对人文社会科学类“一流学科”建设的投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扶优扶特扶强人文社科类学科建设。着力推进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大工程中心、国家及省重点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重点智库。加大高水平大学引进力度,争取20**年有*个以上合作项目成功落地。支持部分重点建设高校拓展新校区,扩大存量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深化应用型高校和重点暨优质高职校建设。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整合,条件成熟的实行合并办学或紧密型合作办学。建立并实施省内高校对口合作援助机制。提高高校生均基准定额标准。深化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遴选若干重点建设高校开展全面放权试点。
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体系。落实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调整优化高校本科专业,发展优势特色专业、交叉融合专业和民生急需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加强本科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广度,减少“水课”,增加“金课”。推广小班化教学,到20**年本科小班化教学比例不低于**%。规范学业管理,加强学习过程考核,严肃考试评价,严格毕业标准。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加大对本科教学优秀教师的奖励表彰力度。探索完善学分制,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健全辅修专业制度。实施“游学计划”,鼓励本科生通过跨校学习获得学习经历和专业学分。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测工作,完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20**年开始将本科高校校长教学述职调整为本科教育述职,全面考察本科教育水平提升情况。
不断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把产教融合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的全方位融合,为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统筹优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布局结构,完善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扩大校企合作范畴,鼓励企业多形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新设专业原则上应有相关行业企业参与,鼓励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实验实训基地和创新实践基地。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广“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扩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规模,并重点向各产业集聚区推广建设。积极组织高校服务数字经济和科创大平台建设。
培育实施高等教育“五十百亿”工程。引导高校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企业。适应我省“八大万亿”产业和数字经济需求,研究制订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规划。充分发挥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和优势特色专业对于产业、行业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利用高校的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引领、培育、支撑一批*亿、**亿、***亿产值的产业或企业。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的学科专业,省给予相应的重点扶持。
(三)维护基础教育良好的发展生态。基础教育量大面广,关涉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群众切肤之痛。要切实维护基础教育的良好生态,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关系千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我省促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办法,重点是加大学前教育公共财政投入,全面落实学前教育生均经费制度,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规范办园行为,提升保教质量。推动落实第三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省农村幼儿园补短提升工程”,争取20**年公办园覆盖面达到**%以上。督促各地把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并实施。20**年新建(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所。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向优质普惠方向发展。探索弱势群体优先在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入园的办法。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依法配足配齐教职工并保障其工资待遇。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目标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着力解决“城镇挤、乡村弱”的问题;
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适应新型城镇化和人口集聚的趋势,优化城镇中小学布局规划和建设,扩大学位供给,巩固消除城镇“大班额”成果。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信息化建设,扩大城乡学校共同体和集团化办学覆盖面;
办好小规模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跨区域的教育教学体系,推广城乡学校“同步课堂”建设,努力用新技术缩小区域教育差距、城乡数字鸿沟,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下大力气加强初中教育,实施薄弱初中质量提升计划,支持一批初中学校完善教育技术装备,深化教育管理与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研究与施教能力。
推动高中段教育协调特色发展。开展普通高中分类办学试点,逐步形成科技、人文、艺术、语言、综合等学科见长的不同类型特色高中,建设一批不同类型的高质量选修课程。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通过课程共享推进普职融通,着力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职业素养。
推动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延长残障儿童受教育年限,确保到2022年学前和高中段入学率达到**%和**%。落实个别化教育,持续推进随班就读和卫星班工作。
扶持并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既要大力扶持,又要规范管理,充分发挥民办教育对扩大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教育的作用,同时防止其对良好教育生态的冲击。推动落实我省民办教育“*+*”文件的政策和要求,对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扶持发展。进一步规范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合作办学行为和民办学校的招生行为、教育教学行为、教师管理行为,让民办教育在法治的框架内充分发展、协调发展。
(四)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也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振兴教育必先振兴教师,优先发展教育也必须优先建设教师队伍。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把队伍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基础性位置。各地各学校都要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努力把全省**万名教师的心凝聚起来,把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
保障和提高教师待遇。我们已经在研究中小学教师收入与公务员平均收入的比较口径,推动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与当地公务员待遇联动调整的机制,努力保障和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各地要积极争取、多方呼吁,采取务实有力的措施,落实中小学教师待遇政策,让他们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在生活上有获得感、在收入上有自豪感,从而真正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的职责上来。要通过提高待遇,让教师成为令人艳羡的职业,吸引最优秀的人去教出更优秀的孩子。
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对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是天经地义的,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民族负责。”去年**月,教育部出台了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就师德师风建设明确了底线和红线。要把师德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引导广大教师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塑造“清正教风”,把清廉教育和清廉学校建设的要求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楷模。研究制订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及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严肃举报受理和违规查处,维护教师职业形象,提振教师道德风尚。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启动实施教师教育攀登计划。积极推进实施以“三位一体”招生为主要方式的师范专业招录制度。继续面向山区、海岛及偏远乡村地区及有特殊需要的专业或领域实施定向招生培养办法。开展六年制双学科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试点探索。积极争取扩大教育硕士培养规模。扎实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启动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加强中小学教科研队伍建设。
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完善中小学校岗位结构调整方案,适当提高小学和幼儿园高级岗位比例。协调有关部门创新公办幼儿园人员编制管理办法,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与教师交流制度的衔接。深化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进一步健全外籍和港澳台籍教师资格认证办法。深化教师培训学分制改革,逐步扩大校本培训比例。加强对幼儿园园长、乡村幼儿园教师、民办幼儿园教师和特殊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
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育工程。深入实施好“**省高校海外英才集聚计划”“**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院士结对培养青年英才计划”等三大计划。全年争取引进***名以上高端海归人才。加大在职教师海外研修力度;
大力推进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紧缺领域教师技术技能传承创新等项目。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培训,大力提升高校教师的“师范素养”。继续落实高校青年教师助讲制度。继续实施“本科高校访问学者”和“高职高专院校访问工程师”计划。
(五)继续推进深化教育改革。改革过去是、今后仍然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持不懈地把教育改革进行到底。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努力以改革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各级各类学校按教育规律办学治校、按人才成长规律教书育人。深化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全面消除“小学化”和“看管式”两种倾向。持续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坚持小学“零起点”教学,继续倡导“轻负高质”课堂教学,扩大STEM教育试点范围,大力推进作业改革。全面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推动普通高中继续完善基于学生选择的“走班选课”制度。推行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现行中高职一体化招生培养制度设计,进一步加强中高职衔接,深化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人才培养试点,推进混合所有制等产教融合二级学院改革试点。继续实施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计划,努力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承办好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加快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推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的衔接。
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坚决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倡导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质量观、全面的成才观。对政府,开展市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工作,以此推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修订《**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指标》并实施教育现代化水平监测,引导各地对标查补薄弱环节,创建全面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加快**个基础教育重点县“脱帽”并加快向教育基本现代化迈进。加快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步伐,争取20**年**个左右县(市、区)创建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2022年**%以上的县(市、区)创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对学校,制订《**省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推动创建一批现代化学校,切实改变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的导向。坚决制止和查处学校之间、地区之间无序抢生源、挖名师的行为。对学生,修订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努力改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对教师,改革完善教师分类评价机制,更加重视对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评价与考核,逐步把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的最重要依据。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的长效机制。完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业绩的考核,强化服务区域经济需求和注重实际贡献的评价导向。
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保持高考综合改革的定力,稳步推进深化高考改革试点;
在深入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调研基础上,提出完善高考改革方案的对策思路。探索建立中职、高职(专科)、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分阶段有机衔接、上下贯通的应用型人才招录体系。全面推进深化中考改革,到20**年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全面落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按不低于**%的比例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要求,并向农村初中和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倾斜。探索中职学校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职业倾向测试的录取方式。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制度,规范小学入学、“小升初”招生办法,公办小学按学区进行划片招生,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双学区招生;
逐步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民办小学、初中原则上在审批区域内,采取自主报名、随机摇号、面谈或体能测试等方式进行招生。
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与协作。增加省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来我省高校接受学历教育。搭建中外人文交流平台,培育和打造若干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对外开放品牌项目。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活动”,努力将其办成国家级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进一步做实做深“千校结好”学校,丰富和拓展双向交流活动。组织好“‘**游戏’国际行”,实施**游戏国际推广计划。推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设“丝路学院”。积极参与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长三角教育资源的共享交流和协作发展。完善教育部与**省政府的部省会商工作机制,推动落实重大教育改革发展和协作事项。
加强教育标准化建设。按照管业务必须管标准的要求,完善教育标准体系,及时将标准类政策文件转化为教育标准。加快制定、修订学校设置和建设标准、教育装备标准、教育信息化标准、教师队伍建设标准、学校运行和管理标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标准、教育督导标准、语言文字标准等重点领域标准,用标准引领和推进教育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推进教育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全面引领和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加快数字教育建设,努力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革传统教育。实施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精准教学、精准学习”试点,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能。完善“之江汇”教育广场平台建设,扩大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范围,构建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加快教育治理方式的数字化转型,建设好教育政务协同办公平台、教育业务管理应用平台、“之江汇”教育广场资源平台和教育大数据仓,尽快搭建“数字教育”的“四梁八柱”。
(六)办好几项关键实事。一是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要出台我省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综合施策逐步扭转近视高发且逐年上升的势头。联合卫生部门全面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调查,建立常态数据。与各地签订责任书,层层压实近视防控责任,确保实现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阶段性目标。发挥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指导中心的作用,倡导科学用眼、实施科学防控。积极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时间。积极推进国家级校园足球试点省份建设工作。
二是全面实施小学放学后托管服务。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鼓励和支持教职工在保证按质按量完成正常职责工作任务前提下,参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20**年春季学期开始,全省范围有托管服务刚性需求学生的小学都要开展校内托管服务工作。
三是减轻学校和教师的非教学负担。在全面梳理调研的基础上,清理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和“小手拉大手”活动,精减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和环节,杜绝各类商业APP进入校园,减轻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师的非教学工作负担。
四是多渠道解决归国人才子女入学。加强宏观规划,统筹建设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优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条件。遴选若干学校开展试点,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归国人员子女提供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水准的基础教育服务。
五是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制订加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和管理办法,健全民办学校与培训机构健康发展的管理体制。积极稳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落实分类整治、分类规范要求,规范校外教育培训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外学业负担。
六是努力解决青年教师住房问题。按照促进住房供给主体多元化的要求,研究教师住房保障政策,推动各地妥善解决人才住房。运用好“允许高校利用自有存量土地建设公共租赁房”的政策,推动有关高校开展试点。完成省高校人才公共租赁房(下沙)项目建设并按时交付使用。
(七)切实加强领导和保障。推动建立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全省教育系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指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推进深化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扎实开展教育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制订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办法。贯彻落实高校领导人员管理实施办法,精准科学地选优配强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大力加强学校年轻干部的发现、培养和使用。加大对高校中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培养。深化教育系统“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实施高校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加大在高知识群体、少数民族学生中发展党员力度。研究制定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标准,推动把党建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和中小学校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体系。深化高校二级学院(系)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系主任)负责制试点、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
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实施“清明政风、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四大工程,建设清廉教育体系。督促各级各类学校承担起“清廉学校”建设的主体责任。梳理编制办学行为“小微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规范教育、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规范中小学学区划分和招生入学行为。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强高校招投标管理、完善省属高校科研项目资金使用的政策文件,进一步加强高校继续教育合作办学、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的管理。用好审计手段,健全内部控制。出台改革容错正面清单和不作为不担当负面清单,持续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
加强依法治校。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信息公开等机制,大力培育校园法治文化,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教育执法体制改革。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强化督学督政力度,探索对高等教育进行督导的机制、办法。
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深入实施《**省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逐级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常态化管理,推行学校一日常规,实行清单化管理,推进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强化溺水、消防、交通、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健康部门合作建立完善心理危机的转介机制,新建***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争取20%的中小学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机构达到标准化建设水平。
以上工作思路,供各地各高校参考。这周,我们正在进行机构改革后的干部人事调整,调整到位后鼓励大家谋划更多的创新举措。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制订印发20**年度教育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全年教育重点工作任务。
三、知行合一,带着情怀和责任投身教育现代化事业
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规律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以哲学的思维、专家的视野、工匠的精神、父母的爱心才能真正把教育搞好。因此***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
管教育的领导部门和领导干部更要尊重和钻研教育,努力成为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在座各位都是管教育的领导干部,都应该牢记总书记的要求,登高望远,履职担当,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推进教育现代化。当前,社会对教育的一些诟病,有些是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的矛盾,更多的是不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成才观引发的。但如果我们教育系统**万教师都能坚守全面发展的理念,坚定教书育人的初心,实践素质教育的理论,并形成大合唱、发出最强音,就一定能引领全社会构建健康的教育生态,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制度环境、舆论环境。
坚持和实践科学的教育理念,关键是要深入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矛盾论、辩证法,做到知行合一,在“大学习大调研”活动中深化“知”,在“大抓落实”和“三服务”活动中落实“行”,不断提高教育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要“知”大局,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做好教育工作,首先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用***总书记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深刻领会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根本要求,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改革发展、党管干部人才,使各级各类学校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
深刻领会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地位,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深刻领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不断增强自己的使命担当,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深刻领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原则,认清“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深刻领会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坚定自信,培养具有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味的下一代;
深刻领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维护发展教育公平,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需求;
深刻领会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鲜明导向,用改革**难题,用改革激发活力;
深刻领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作用,引导教师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
要“知”规律,深入学习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教育是一门专业活,有自成体系的科学理论谱系;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遵循客观的规律。教育的对象是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是教育的目的。但有的学校、有的干部“跟着媒体、跟着家长、跟着别人”办教育,被迫就范于社会功利性的教育诉求,或者被片面的教育评价指标所绑架,以致无视教育规律,违背了教育原理,畸化了教育评价,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生太苦太累,办学中的一些做法太短视太功利,更严重的是大家都知道这种状况是不对的,但又在沿着这条路走,越陷越深,越深越陷!”当前在一些中小学存在的“起于竞争,迫于焦虑,逼于考试,累于抢跑”现象,都是违背教育科学理论、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突出表现。
要“知”方法,深入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书记非常强调要学哲学、用哲学,尤其强调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我们要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认识现状、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决不能好高骛远,异想天开,用暂时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破坏教育生态。要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善于分析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用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推动改革发展。
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要把***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要求、关于教育规律的认知和理解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努力以“知”促“行”,做到知行合一。
第一,努力“行”以人为本之道。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师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坚决摒弃“见物不见人”、“见分不见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育模式,杜绝变着法子掐尖抢生源,或明或暗违规补课,片面强调升学率等行为和做法。教育要公平,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通过教育都获得成长,而不能仅仅培养少数几个“尖子生”。我们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更加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可塑之才、可用之材。要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创设丈量教育、丈量学生、丈量政绩的新“标尺”,重点是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改”:以分数贴标签的做法必须彻底改;
不利于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做法要坚决改过来;
考试招生制度的指挥棒要改;
对学校、教师、学生、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要改,坚决改变简单以考分排名评老师,以考试成绩评学生,以升学率评学校的导向和做法;
以升学率奖优罚劣的做法要改;
把升学率与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的潜规则也要改。
第二,努力“行”综合改革之道。要按照普遍联系观点,建立教育改革的综合协同联动机制。***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长、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谁都不是旁观者,谁都不能置身事外。”从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看,教育改革从来不是孤立独行的改革,也不是教育部门独职全责的改革,而是全局性、全要素的系统性改革;
必须有全社会的协同、支持与支撑,教育改革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有些教育问题不是缘起教育自身,社会才是不少教育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但我们以往只侧重于“教育”改革,而淡化了“综合”改革,使教育改革进入“教育改、改教育”的内部循环死结。如高考综合改革,必须通过基础教育改革课程设置、高等教育改革招生办法、考试机构改革命题思路、政府部门完善条件保障、全社会更新教育理念、社会各界更新用人导向等协同创新,才能真正推进深化。我们要强化“综合”思维,更多地利用全社会各方面的有利资源和积极力量,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三,努力“行”情怀责任之道。教育工作者的眼光,从来不在当下,而在长远;
教育工作者的追求,也不应是自己的职位和得失,而是下一代的成长成才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总书记强调:“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他又强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一项需要情怀、需要奉献、需要责任的事业。唯有如此,方能面对困难不抱怨,面对挫折不退缩,面对责任不推卸,面对目标不放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从来不是立竿见影的工作,必须要经过几年甚至数十年的积累才能显现成效,这无不考验着我们的耐心与毅力,因此需要我们有“功成不必在我”、甘做无名英雄的奉献精神。我们的荣耀应该是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我们的幸福应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同时要以“干在实处”的作风,“走在前列”的理想,“方显担当”的勇气,推进深化教育改革,革除陈弊旧习,勇于改革蹚路,勇于试错纠错。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深耕主责主业,切实把我们这一代教育人的使命承担好、职责履行好。
我还要强调一下教育宣传工作。教育系统每年做了很多工作,发表了很多学术文章,但很多地方、很多时候往往“只做不说”,不会宣传、不愿宣传、不敢宣传。在信息社会,酒香也要会吆喝。教育系统必须强化媒体意识、宣传意识,充分运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力宣传党中央关于教育的新部署新要求,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育人规律,宣传教育改革发展的好经验好成效,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要通过宣传,不断塑造学校新形象、教师新形象、教育新形象。
同志们,新时代有新事业新要求,新事业新要求要有新作为新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攻坚克难,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更务实的作风,书写新时代**教育的“奋进之笔”,为全面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访问:在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讲话 教育系统 讲话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