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主题党课(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主题党课
根据培训计划安排,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就“共同富裕”这个主题进行交流,我的题目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追求,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这一目标作为党的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一目标不懈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建党近百年,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毛泽东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探索
我党在成立之初即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内含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思想。毛泽东是我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呕心沥血。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全军一致”等口号和主张,充分体现了他的公平与平等思想以及建立人民政权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念。为了尽快改变新中国成立时一穷两白的状况,让站起来的人民过上好日子,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短短的不到六年的时间内就在中国大地确立了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奠定了制度基础。他坚信:“我们现在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在毛泽东看来,共同富裕就是“所有一切人都富裕起来”。那么,如何实现“所有一切人都富裕起来”,他提出了要结合中国的实际,结合民族地区、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实际,注重平衡发展。他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因此,“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包括后来的“三线建设”思想,都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综合平衡全国工业布局、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
毛泽东特别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十分注重发展生产力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基础性作用。他说:“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可见,毛泽东十分清楚地认识到,仅有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不够,还需要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这一系列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探索
针对当时国民经济极端贫困的实际,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改革开放探索过程中,邓小平始终不忘共同富裕思想,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最高原则。1986年他强调:“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1990年他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他对共同富裕思想作了概括和归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认识,体现了他对当时中国国情的洞悉和高瞻远瞩,奠定了我党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石。
首先,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关键的因素就是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没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没有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精神等方面需求的物质条件,就根本谈不上共同富裕。如何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邓小平特别关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生产力的解放问题。针对人们在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制度后不敢承认制度不完善以及体制机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他提出中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仍然要面对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二是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关于发展生产力,他提出了“两个大局”思想,即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他指出:“沿海一些地区要走在全国的前面,率先实现现代化,以更好地带动全国的现代化。内地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加快建设,国家要尽力支持内地的发展,沿海要注意带动和帮助内地的发展。”
其次,实现共同富裕,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被消灭之后,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关键的问题就是避免出现两极分化。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如何避免出现两极分化,邓小平提出:“对于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分悬殊的问题,要认真解决。合法的较高收入应予允许和保护,并依法加以必要的调节;
非法的,必须坚决有效地依法处理。要承认不平衡,同时要从不平衡逐步达到相对的平衡,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此外,在我国生产力需要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我国需要尽快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历史阶段,邓小平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继续推进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出了明确的战略安排和具体的路径举措。
二、现在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早有论述和论断,他们认为有两个重要而基本的条件,那就是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公有制的建立。这两个条件在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发展得更充分。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条件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人类理想社会的终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消灭私有制。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私有制是产生贫富分化的根源,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正如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通过革命的暴力反抗反革命的暴力,从资本家阶级手中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进而利用政权的力量“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只有这样,才能消灭资本家阶级财富积累越来越多而工人阶级生活越来越相对贫困的状况,建立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形态,“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8],逐步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公有制主体地位得到确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条件已经具备。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探索,通过改革开放,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经济制度,使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控制力越来越巩固,我国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的制度基础得到前所未有的巩固和发展。
(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人类发展规律,由此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五个社会形态。《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导致了资本家阶级的财富越来越积累与工人阶级越来越相对贫穷的状况,由此也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因此,虽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在历史上曾经发挥了非常革命的作用,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也注定产生了它的阶级——无产阶级成为它自身的“掘墓人”。马克思恩格斯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鲜明地指出:“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无产阶级在获得政权后,要依靠强大的国家机器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较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000亿斤;
“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和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10]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大提高,这也是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之一。可见,我国已经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任务还很艰巨,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一是我国还有3000多万的贫困人口,还存在大量需要扶持的贫穷落后的地区;
二是人民的需求呈现层次性特点,马克思把它由低到高分为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发展需求三个层次,因此共同富裕是一个不断满足人们需要、又面临产生新的需要的阶段性发展过程,关于共同富裕的认识和标准不断提高;
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并不平坦,还存在各种重大风险,要注重防范。
三、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路径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并指出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党在新时代对全体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围绕实现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制定了目标和“施工图”,明确了路径和举措。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既是我们党的立党之基、执政之源,又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生动写照,是我们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人民至上、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等内涵。只有心系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矢志奋斗。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大多数国家都实行政党政治,由政党治理国家,但能在党章中鲜明地指出为全体人民服务的政党,也就只有共产党。***总书记指出:“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进入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的执政心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人民的欢乐为欢乐,以人民的忧患为忧患,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努力向人民交付满意的答卷,谱写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这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安排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现代化的成功经验,是善于谋划战略步骤,将目标进行分解,积小胜为大胜。比如,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有效推进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党的十五大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21世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解为两个阶段,丰富了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体现了我国发展量的提升与质的飞跃的统一。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一战略安排具有很强的方向引领性和实际可操作性,既体现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又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战略安排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必将激发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过实施七大战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通过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推进最后3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全面缩小贫富差距,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在此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分两个15年,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的时候,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
(三)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遵循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靠发展,发展理念至关重要。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与执政理念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地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所针对的都是现实发展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每一个理念都对应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类典型问题。具体而言,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的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互相促进的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中的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很明显,与过去的追赶型发展理念不同,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发展效率、发展的全局性、发展的公平正义,换句话说,更加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比如,一个看似简单的“共享”,却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涵,用***总书记的话来说,共享发展至少包含了四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全民共享。这是就共享的覆盖面而言的。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二是全面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内容而言的。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三是共建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实现途径而言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四是渐进共享。这是就共享发展的推进进程而言的。一口吃不成胖子,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
贯彻新发展理念,特别是共享发展理念,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遵循,必将使中国社会步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中逐步缩小各种差距,使全体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
(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增进民生福祉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施政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着眼于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就,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努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问题。比如,加大对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医疗卫生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为广大居民提供基本的较好的公共卫生服务,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
通过健全各项制度、完善各项政策,特别是加强政府的服务工作来促进和保障居民更好地就业;
提供给人民有益的必需的基本生活保障,对一部分困难群众要有托底的社会政策。为此,必须把为人民服务、时刻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作为各级党和政府的经常性的工作,急人民群众所急,解人民群众所忧,多办兴民之事,多做利民之事。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这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要使我们最终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必须使我们的各种经济发展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包括分配政策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能够逐步缩小乃至消除一些政策上或人为导致的地区、城乡、群体过大的收入差距。
(五)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
党的性质决定了党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也决定了党的领导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章程》开篇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这一性质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
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线路和基本方略,纠正错误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创造美好生活;
我们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以高度的使命感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强有力的根本保障。
当前,我们都在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路线图和美好前景一定能够实现。